作者: 见习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4-4-3 15:24:1
改革救西班牙科技于水火
专访西班牙经济商务参赞José Luis Kaiser Moreiras

 
从2009年遭遇危机以来,西班牙的经济一直疲弱不振。2011年,西班牙的经济增长率仍徘徊于0.7%,失业率已增至22.2%,财政赤字率直逼8%。为此,西班牙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进行改革,其中原有的科技体制就是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西班牙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逐步增强西班牙的综合国力。
 
为此,《科学新闻》对西班牙经济商务参赞José Luis Kaiser Moreiras进行专访,希望能够深度剖析西班牙的科技体制改革样本。
 
《科学新闻》:2011年西班牙对科技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大的改革。您能否阐释一下主要的改革举措?
 
Moreiras:2011年底,西班牙政府决定,裁撤原有的科学创新部,将高校、基础研究等职能划归教育部,并将所有关于产业、企业、应用研究、科技创新的职责归于经济与竞争力部统一管理,由该部的研发与创新副部长主管科学、技术与创新工作。
 
过去,西班牙一直缺少在科研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我们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动企业创新和应用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力量推动西班牙经济的复苏。
 
我们并不缺少研究资源,我们的研发开支是比较充裕的,但我们的问题是缺少企业的应用型创新,因此我们整合了所有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管辖范围。我们也建立了各部委间委员会,协助教育部、经济与竞争力部之间更加有效地转化研究成果。
 
《科学新闻》:通过科技管理部门的重新分配,西班牙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否更加顺畅?
 
Moreiras:是的。在欧洲,研发和科技不是西班牙的强项。但是我们正在逐步提升国内的科技体系,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在得到重视和加强。为了鼓励企业扩大自身的研发力量,我们出台了企业研发的财政激励制度和基金资助。一旦这种研发环境建立好了,你需要的就是真正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和应用,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与中国的经济体正处于同一个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西班牙2005年、2006年所经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政府对研发经费的重视与提高。但是现在研究已经建立了,问题是要如何进入下一个阶段,为企业和全球带来真正的实践和应用成果。现在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其他国家的项目,希望能够在产业界推动技术知识与应用的发展。
 
《科学新闻》: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西班牙的创新主体是否有所改变,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否有所增强?
 
Moreiras:能够应用、提高经济社会生活的研究是科研创新的最终目标,只为了研究而做研究是不对的,科学研究需要对经济社会生活有真正的影响。为此,公司和企业应该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理想的情况下,公司应该是资助研发经费的主体,但问题是很多研发项目可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应用也没有创新,因此他们可能不愿意投入。这就是为什么在企业、公司不作为的时候,需要公共经费支持。
 
西班牙没有太多的跨国著名企业,但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非常强,吸收了各领域的新技术,最好的领域如信息与通信技术、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这些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后更求真务实,开始真正利用过去研发的不同应用。我们仍在削减预算,尽管研发经费在减少,但是专利和新应用的数量有所增加。
 
《科学新闻》:在科技创新划归经济与竞争力部管理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否更加顺畅?
 
Moreiras:我们整合了所有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管辖范围。在科研创新中有三大支柱:学术界、产业界和公共领域,这三大支柱必须紧密结合。因为并没有多少企业在缺乏公共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会在公司内部做研发,他们认为这种投入是有风险的,需要和高校、技术中心进行研究和应用,需要公共经费对其进行支持。
 
如果做很多研究但却于产业无益,这无疑是浪费金钱。但若是为产业建立了很多激励机制但却没法进行研究创新,这在未来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三大支柱缺一不可。但这种解决方案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比方说中国可能就需要采取不同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因为中国比西班牙大多了,在预算、人力资源方面都有着非常充裕的资源。
 
《科学新闻》:您对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Moreiras:中国的科技体系有很多的研究人员、研究项目、研究中心、科技中心,但是企业生产过程仍停留在30年前的阶段,生产过程中很少有创新。因此,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需要建立研究中心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这里任职的两年半中,我的感受是中国的政治家准备地非常充分,他们有充分地时间去做决定。如果他们决定以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形式推动产学研结合,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政府非常善于规划,他们不会受到来自选举、民意调查的压力,他们可以非常细致地考虑长远的规划打算,这对研发力量来说是个好事。因为公司受到收益的影响,他们必须为股东提交公司表现的报告,他们考虑的是3个月、6个月,最长的是1年。但你需要有人去考虑5年、10年的规划。
 
《科学新闻》:中国和西班牙近年来在哪些方面有较好的科技合作?
 
Moreiras:中西两国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我们在过去也有过水资源的问题,马德里与北京的汽车数量是一样的。于是我们在当时建立了与环境相关的规章制度。中国现在在关闭钢铁厂、化学工厂、水泥工厂,这也是我们过去经历过的。
 
我们在环境方面拥有非常好的技术,对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进行管理,中国政府对此非常感兴趣。去年,西班牙公司在青岛建立了海水淡化厂。
 
同时,中西两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中有着良好的合作,Gowex公司与中国华为在全球大城市都开始逐步建立连通地铁、公交的公共WiFi设施,已经覆盖纽约、马德里、天津、北京的公交、地铁等公共区域。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风车产业是我们的强项,现在企业使用的新技术可以产生5兆瓦的发电量,高于其他国家企业(一般是3~4兆瓦发电量)。这也是中国企业最感兴趣的合作领域之一。在北京,我们两国联合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
 
《科学新闻》:您认为中西两国在科技合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Moreiras:我认为两国之间的挑战在于我们没有长期的研发合作。中国与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等有悠久的合作传统。我们需要增强长期的合作。
 
对中国而言,你们的挑战是如何成为最创新的经济体,你们需要很多全球国家的合作。我们认为中西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中国企业和商业提供帮助。
 
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预算,因此也没有新的项目产生。我们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了最严重的预算限制,我们不会再有2007、2008 年的研发预算。在经济危机之前,西班牙的R&D预算每年都会增长25%,但在今年却已经降低了8%。
 
我们已经吸取了教训,未来不应再如此花钱。但是预算应该重点关注研发和创新,这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3月刊 对话参赞)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