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见习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4-9-1 15:55:1
熊猫基地“乐不思蜀”

 
似熊非熊,如虎如貔。大熊猫这个珍稀的“活化石”之所以能历经800多万年的锤炼,是因为在它身上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带着些许好奇、几分萌意,笔者来到了位于四川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穿过葱郁的竹林,就能看到蜷在玻璃房子各处的大熊猫,无一不捧着掌中的爱竹大吃特吃。曾经看到一句英文“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想来正可以形容喜食竹子、温顺慵懒的大熊猫。
 
但大熊猫不只是“吃货”。如果将大熊猫约30岁的寿命分为两半儿,一半贡献给竹子,剩下的一半时间多半是去见周公了。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姿势,所以饲养员除了定期喂食,其他时间都由着“睡神们”补觉。
 
笔者在基地里见到唯一一只没在进食的大熊猫正在假寐。只见它四仰八叉地瘫倒在地,两只脚搭在外窗玻璃上。被吵醒时,还抬起头瞥一眼窗外的“观众”,引得游客一片哄笑。那笨重又灵活的身板儿,不禁让人想起了《功夫熊猫》。
 
但大熊猫胖嘟嘟的身材和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也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的追赶也让它们没有必要快速行动。但正是大熊猫的“慢吞吞”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
 
不过大熊猫在野外的生存的确受到人类发展的诸多影响。根据第三次大熊猫野外调查显示,中国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只有1590多只。
 
为此,成都熊猫基地在1987年成立。截至2006年底,共圈养大熊猫60余只,是我国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基地始终坚持以科技力量拯救、保护大熊猫。
 
这就意味着大熊猫的保护工作要以“增”为主。
 
在熊猫基地中,最让人流连驻足的就是大熊猫的太阳产房,这里是大熊猫怀孕的待产房,及初生小熊猫、幼年小熊猫生活的幼稚园。刚出生的幼崽小小的、粉嫩嫩的,让人很难将它与成年大熊猫联系起来。
 
这座基地为了保证熊猫的种群数量和种群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饲养管理、繁殖育幼、疾病防治、营养、生殖内分泌和保护遗传学等科学研究,建成了全球目前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
 
2010~2011年,基地开展的《大熊猫健康行为培育与生殖规律研究》课题,共计配种大熊猫16只,繁育9胎14仔,存活12仔,产仔率提高了14.14%。
 
研究人员自主研发的促黄体生成素(LH)监测试剂盒,帮助了4只不能顺利产仔的母体成功产仔。
 
在圈养的条件下,基地还通过仿生饲养,模拟野生大熊猫的采食习性,尝试性地减少人工饲料的供给,增加竹类食物,改造兽舍基础设施。
 
笔者看到最有趣的一幕就是“熊猫戏水”。在水池娱乐区中,熊猫在池中戏水,时不时还像人一般往胳膊上撩水,那般舒服自在,让外面汗如雨下的游客欣羡不已。■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8月刊 沿途驿站)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