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廖 来源: 发布时间:2016-7-11 16:11:4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Brian Schmidt:
教育与创新:新时代 新内涵

 
坐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诞生于二战后的1946年,是澳大利亚唯一由联邦国会特别立法创建的“国立大学”。该校在2015/16年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其中4个学科位列全球前十。
 
2016年1月,该校迎来了新任校长Brian Schmidt。Schmidt是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以及澳大利亚科学院、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在上任前,他曾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进行了一场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的专题报告,对新时代的教育、科技与创新给出了新的诠释。
 
教育与科技创新
 
人们常常会忘记一点,我们如今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回顾2000年前,我们会发现,是教育、科学与技术将地球上每个人的智慧聚集在一起,成为今日的标准知识,让人们可以控制自然并且拥有今日美好的生活。
 
即便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称得上完美,但的确如今世界贫困人口比以往有所减少。但是,很快地球上的人口将会扩张到八九十亿人。我们需要利用教育、科学与技术,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找到人与自然间的平衡。
 
在中国,特别是东海岸,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也可以看到在全世界接受最好教育的年轻人。
 
但是在未来,我们需要将教育转化成为“有用”的东西,这个过程一点都不顺畅。我们今天所用的数码相机,来自于看起来并无用途的天文学;粒子物理学家发明了现代人类最有价值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们并没有明显的目的,只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我的澳大利亚天文学同事发明了Wifi,其最初也不是为了明显的原因。因此,发明并不是一个可以计划的事,它必须经过一个科学的过程。
 
这些发明也与科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发明学到更多的知识。比方说,不仅科学家可以用互联网,教育家也可以用互联网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现在,全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学到人类历史上探索出的任何知识与信息。
 
当然,如今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现在,我们想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中国也好,澳大利亚也罢,世界各国都对高校的投入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高校是让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启迪思想的地方。因此,对高校的投入是非常值得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话让知识进步,以更好地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往往各国政府会比较缺乏耐心,希望高校立即把知识转化为新思想、新产品。尽管高校的一个工作是确保我们能够获取某项知识,并提供新的思想、产品和技术,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新的想法来自于我们所做的基础研究。因此,我们必须要平衡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不要一味地强调实用性,这会扼杀创新。
 
学习创新创业
 
我们现在一直在讲创新创业,这是美国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核心文化。在我看来,创新创业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对于高校来说,关键是如何指导甚至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
 
如今我们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开创企业。我们的校友投入了很多资金、开设了很多有趣的项目和活动,帮助指导这一过程。因此我认为这是高校未来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只是高校的次要发展目标。未来大学最重要的使命还是教书育人,创造知识。当人们有了好的想法时,我们会帮助他们离开高校在企业界实现自己的想法,推动社会发展。然后,我们也应该让他们重新回到高校,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将对这种新的思考方式及其带来的改变拭目以待。
 
的确,中国的教育体系与澳大利亚相比,会更注重考试而非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但这种状况现在也在改变,因为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对未来的求学方向有所转变:如果你想读哈佛大学,那就要考虑成绩之外的因素。
 
365体育手机版:最近刚开设了自己的本科教育,他们所注重的就不仅是考试成绩。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我们在选学生时并不都会选择高分“学霸”,也会去考量学生的创新性。通过我对中国的观察,中国只要意识到某个问题的严重性,就会很快地进行改革提升。比方说,我到北京最好的中学参观,我发现这些学校已经不是以前人们所想的那样,有很多非常好的变化。我相信中国可以迎头赶上,可能不是在明年,但是可能会是在未来十年内。我对此十分乐观。
 
科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国际性。早在1963年,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就开始与中国的天文学家合作,甚至远早于两国间的建交与对话。
 
科学无国界,正是这种自由的交流让人类社会能够最大限度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把知识的分享和基础知识的建构建立在跨国合作之上,不要将共享知识与提供产品相混淆,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品不应成为限制自由交流的因素。
 
目前,中国已经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国际合作伙伴,但是我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还远远不够。中国距离我们非常近,我们基本在同一个时区内,我们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共同点。
 
因此,作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校长,未来我将确认的一个重点是确保我们能够继续推进两国之间的科学和学术关系,共同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6年6月刊 教育)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