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27 18:7:43
万辅彬:“大本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指导和帮助
——365体育手机版:自然科学史所与广西民族大学的科技史情缘

 
在365体育手机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六十华诞到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远在边陲的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系,向带领并帮助我们学科发展的自然科学史所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长期以来,科技史界把自然科学史所亲切地称为中国科技史界的“大本营”。之所以称之为“大本营”,是因为研究所在国内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引领地位、卓越贡献和榜样作用,研究所在创新、开放、包容中不仅谋求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全国科技史学科的发展,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参与并推动了全世界科技史事业的发展。今天我们以切身的体会,谈一谈“大本营”给予广西民族大学的真诚指导和无私帮助,叙一叙所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结下的科技史情缘。
 
引领和示范
 
首先,老一辈科技史家的星光照耀着我们前行。
 
李俨、钱宝琮两位先生是中国科学史现代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们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发表有关中国数学史方面的论文。他们既有现代自然科学的深厚根基,又有长于考据的史学功力,因而能面对汗牛充栋的中国古代科学史料,钩沉索隐,阐幽启秘,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树立了一代风范。新中国成立后,李老作为自然科学史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第一任主任,钱老作为全国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前身《科学史集刊》的第一任主编,共同为这一机构的组织建设、学术建设作了奠基性的工作。他们在中国科学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取得了累累硕果,受到了中外科学史界的一致称颂和景仰。
 
席泽宗院士是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他涉足于天文学思想、星图星表、宇宙理论、外国天文学史等许多方面,对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的认证及整理工作,蜚声于天文学和科学史两界。数十年来,席泽宗还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智,是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席泽宗院士严谨治学的作风、安贫乐道的品格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席泽宗院士提携后学、关爱同仁的情怀使我们铭记难忘……可以说,365体育手机版:自然科学史所以席泽宗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史家的星光照耀着我们前行。
 
其次,自然科学史所“代有才人出”,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研究造纸和印刷术成就卓著的潘吉星、中国天文学史家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主编之一杜石然、中国物理学史家戴念祖、中国冶铸史家华觉明、科学思想史家董光璧、少数民族天文学史家陈久金、中国数学史家郭书春、中国数学史与科学文化学者刘钝、中日与印度医史家廖育群、中国机械史家张柏春、地图史与中外科技交流史家兼科技宏观发展战略专家汪前进、中国天文学史家孙小淳、中国化学史与酒文化史家周嘉华、金属史与冶金考古及文物保护专家苏荣誉、明清数学天文学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家韩琦……自然科学史所是科技史家辈出的地方,这些科技史大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为中国科技史界树立了榜样。
 
第三是研究方法的示范作用。自然科学史所的科技史家们在半个多世纪的科技史研究过程中,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方法。例如,陈久金先生在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研究少数民族民族科技史和地方性知识起到示范作用;华觉明先生与考古界合作研究和复制编钟,为铜鼓研究起到示范作用,他倾力推动传统工艺研究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效法;张柏春、王扬宗对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起到示范作用;江洋的编史学研究启发了我们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的拓展;汪前进的政策与战略研究启迪我们参与到广西的软科学研究之中;张柏春的机械史研究以及马普合作研究成果之一《传播与会通——研究与校注》为我进行中外科技交流研究做出了榜样。
 
第四,自然科学史所一直以来都在为全国科技史界谋画大事。如长期作为中国科技史学会的挂靠单位做了很多服务工作;2004年承办了第22届世界科技史大会,规模空前,影响巨大;举办多次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系列会议;举办多届青年科技史学者研讨会,发现奖掖新秀;成功争取科技史学科为一级学科;张柏春倡议8个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技术史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并出有论文集。
 
指导和帮助学科建设
 
陈久金先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1988年,陈久金先生支持李迪先生把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放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2000年后将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广西民族大学。2000年退休后,陈久金先生到我校小住,为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建设和硕士点申请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协助指导第一个科技史研究生;介绍科技史研究方法,并亲自执笔编写教材《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倡议举办学术沙龙,如今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沙龙已坚持了110多期。2016年11月陈先生在北海休养期间,更不辞辛劳来广西民族大学指导并讲学。
 
2004年夏,刘钝所长到我校访问,为广西科技史界同仁做了题为“科技史学科再建制化”的专题报告,对我们学科建设有指导意义。我们按照刘钝先生“要重视建制化”的意见,在8个方面扎扎实实持续地下了功夫: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做好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凝练;认真培养研究生,造就高水平人才;重视立项、出成果(我本人就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办好《广西民族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史栏目,做好科技史家访谈;成立广西科技史研究会,积极参与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活动;举办、承办与科技史相关的系列学术会议,如2007年在南宁举办的第7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为社会服务,参与制订“十二五”“十三五”广西科技发展规划,制订科技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等等。
 
在张柏春先生的引荐下,席泽宗院士第一个接受了我们的科技史家系列访谈。席先生语重心长地希望我们把学报科技史栏目办好,并希望我们长期坚持下去,把科技史家口述史当作一个事业来做。2004年以来,我们已访谈了52位科技史家,前年结集成《史家心语》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我们将推出《史家心语》续集。
 
华觉明先生也为我们提供了指导。1991年,华觉明先生担任复制铜鼓王的顾问,并推荐谭德睿先生现场指导;提携我参与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的活动,自2006年起,他领导的传统工艺研究会和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已联合办会4届;指导我们建设学科发展新平台,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和广西民族大学共同成立广西振兴传统工艺研究中心。
 
另外,自然科学史所的历届领导也从多方面关心我们的学科发展。陈美东先生赠送我们全套《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张柏春赠送我们全套《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陈久金先生赠送我们他珍藏的、2000年以前《中国科技史料》和《自然科学史研究》全部期刊;廖育群所长曾指示图书馆李小娟馆长赠送我们数十本科技史图书的复本;2006年,廖育群所长聘我为自然科学史所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7年又聘我为自然科学史所兼职博导,实现我们团队博导零的突破;接收我们的老师做博士后,招收硕士毕业生读博;《自然科学史研究》和《科技史杂志》发表了我校老师多篇论文;为了支持我们学报,自然科学史所的很多先生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自然科学史所多位学者到我校讲学。
 
30年来,365体育手机版:自然科学史所和我们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系交往不断,在发展共同的事业中,我们也力所能及地为自然科学史所做些应该做的事。如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科学史所研究生的论文;多次受自然科学史所委托承办学术会议;为自然科学史所来广西田野调查的诸位朋友提供业务和生活上的帮助;参与一些合作研究。
 
几十年来,无论是单位之间还是同行之间,我们已经结下了深情厚谊。王渝生相机在广西民族大学两次失而复得的故事,陈久金、华觉明两位先生来相思湖指导广西民族大学学科发展的故事,戴念祖复印他的中国物理学史全部研究成果支持我赴澳访学的故事,都成了友好交往的佳话。
 
我们相信365体育手机版:自然科学史所一定会继承优良传统,继续作为中国科技史界的“大本营”,永葆学术青春,活力四射,在创新、开放、包容中有更快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愿我们的友谊长存,并随着科技史事业的发展与日俱增!■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11月刊 佳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