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春 付文婷 记者 唐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 12:51:0
赤子情怀绿色梦
——记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

 
2017年11月27日,一个普通的冬日。但对地处西北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说,却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其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荣登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8名新晋院士之一。
 
30多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基础上,康振生领导的小麦条锈团队始终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引领团队科技创新,保障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人生砥砺求奋进
 
出生于四川安岳的康振生,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1975年,18岁的康振生来到陕西安康石泉一个偏僻山村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并被任命为知青组组长。3年多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繁重体力劳动的历练,造就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性格,也让他在广袤的田野上萌发出依靠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心愿。
 
1977年恢复高考后,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一次,老师李君彦讲到一片健康的海棠叶子是如何被病菌侵染而危害致死的,引发了康振生的浓厚兴趣和对植物病害深入探索的决心。1981年,康振生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首届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开始了科研生涯。
 
在李振岐的带领下,康振生多次到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等小麦条锈病发生的重点地区开展调查。通过对数千份分析材料和染病小麦植株的密集调查和反复论证,以及大量的分析实验与田间接种,他们最终在国内首先发现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并对该菌系的发展趋势和危害性作了准确预测,提出的防治策略和解决途径被农业生产部门采纳,对防止和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危害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1987年,该成果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树高千尺不忘根
 
随着对条锈病认识的加深,康振生逐渐开始把视野拓展于国外。1988年,作为最早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康振生远赴小麦锈病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加拿大农业部温尼伯研究所完成学位论文。
 
1991年1月,康振生的博士论文《小麦条锈病菌和秆锈菌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的研究》顺利通过答辩,他也因此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加拿大联合培养的首名博士。
 
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康振生回到了母校。凭借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实力,1991年,康振生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此后,他主编的《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两本专著先后出版,以800余幅照片首次系统地记录了我国200多个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大类群的超微结构和超微形态特征。
 
1997年3月,康振生以其出色的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学研究结果,受到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教授布赫奈尔的邀请,赴德国开展合作研究。在德国,康振生几乎每天都“泡”在电子显微镜前,用他同事的话说,“电镜简直成了他的恋人”。康振生以自己的勤奋和认真赢得了德国同事的尊重。
 
虽然远在国外,但康振生依然心系母校。不仅通过邮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并且在德期间完成的论文,也总要注上母校的名字。1998年,康振生专程回国,帮助母校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点准备申报材料。学校合并组建之初,康振生再次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科研平台回到母校,一如1990年从加拿大归来一样。不同的是,此次与他一同归来的,还有妻子和已经上小学的儿子。
 
里程碑式的成果
 
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其通常会造成小麦减产10%~30%,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产,因而被认为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
 
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以病原真菌与寄主小麦的互作关系为主攻方向,从组织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寻找导致小麦条锈菌频繁变化,以及变化总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原因。
 
2010年,美国科学家提出小檗在小麦条锈菌的有性生殖与病害流行中不起作用的结论,从而引起了康振生的高度关注。小檗是一种枝干上带有小针刺的落叶灌木,在我国南北均有栽培。过去,我国科学家验证发现,无论是秆锈菌、叶锈菌还是条锈菌,在小檗上均不起作用。
 
为了查清小麦条锈病越夏区小檗的种类,康振生带领团队踏遍甘、陕、川、云四省的山沟,寻找自然条件下小麦条锈菌在小檗上“安营扎寨”的证据。经过大量田间跟踪调查研究,加之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试验,研究团队最终获得了重大发现: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小麦条锈菌正是在野生小檗上“生儿育女”,才使得新一代病菌成为小麦品种的“杀手”。
 
2017年8月26日,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同时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Robert McIntosh认为,自然条件下条锈菌有性生殖的发现在小麦条锈病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凭借着这一成果,康振生的团队也被国际同行赋予了“杨凌小组”的美誉。
 
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陇南“越夏易变区”是我国条锈病菌源基地和病菌毒性变异的关键地带。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功能实验室主任、陕西省植保专家团团长、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康振生每年都参与相关产业病害的调研与调查工作,积极为中央政府部门和当地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康振生团队提出了“重点治理越夏异变区,压低初始菌源量,延缓病菌变异速率,阻断病菌跨区传播,控制全国条锈病流行”的分区防控策略,并研发出了针对性防治技术,构建了病害综合防控体系,保障了我国小麦的生产安全。
 
同时,康振生团队建立了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构建了以“作物结构调整、抗病品种布局、药剂拌种、冬孢子隔离、小檗处理”等为措施的“越夏易变区”治理技术体系,使“越夏易变区”初始菌源量减少40%,新小种出现频率降低50%,抗病品种使用年限延长3至5年,对全国条锈病有效控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与有关单位联合构建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我国12个省市得到大规模应用,使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 40亿元。这项成果也于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国家最高成果奖励。
 
对此,全球锈病协作组织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植物病理专家Ronie Coffman教授赞誉认为,“中国的防治技术可以成为国际小麦条锈防治的模板。”之后,康振生先后被邀请到肯尼亚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生产防治指导,将锈病防治的“中国模式”推广到世界。
 
此外,康振生还带领团队揭示了小麦赤霉菌的侵染途径与致病机理,明确了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构建了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相关成果于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造科研“康之队”
 
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康振生就要求研究生围绕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的主线,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鼓励研究生自己选题并设计方案。“要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独立思考,并在过去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康振生告诉《科学新闻》记者。
 
在康振生的团队中,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做事情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结果,但不干事情永远没有结果。”他要求团队做到的“白加黑,五加二”,自己率先垂范。团队中师生相互讨论,甚至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已是常态。讨论中,大家碰撞火花,创新思维,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到深夜。
 
教育贵于熏习,风气重在浸染。无论再忙,早上去东南窑、晚上去实验室已成为康振生每天的例行公事。他定期和研究生座谈,了解科研进度,并将自己掌握的最新科研进展反馈给学生。康振生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带出了一支被业界誉为科研精锐之师的“康之队”。其中,王晓杰的博士论文被评为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科研成果多次发表在《自然通讯》《植物病理学年鉴》《分子植物》等国际著名期刊上。
 
康振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27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8篇;出版著作与教材15部,连续3年被爱思唯尔评为“中国农业与生物科学高被引学者”;先后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揭示条锈菌毒性变异的遗传与分子机理工作才拉开序幕,而这也将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康振生表示。业无止境,任重道远。在通向未来的奋斗之路上,康振生依然行色匆匆。
 
12月1日是康振生60岁生日。对于工程院院士这个超级“生日大礼包”,康振生对《科学新闻》记者表示:“当选院士是国家对我们科研团队所做工作的认可,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广袤的田野既是我的研究战场,也是我的力量源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有扎根田间地头,才能结出科研硕果。”■
 
(作者李晓春、付文婷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12月刊 人物)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