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王佳雯 来源: 发布时间:2018-9-4 11:45:30
那些不可磨灭的印记

 
走进365体育手机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研究所内处处散发着低调、内敛的气质。这个始建于1948年的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七十个年头。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沧桑巨变,回首来时路,长春应化所在七十年的岁月流淌中,沉淀出了属于自己的底蕴与格调,也铸就了属于自己的厚重与辉煌。
 
只是,回望走过的征程,在历史的洪流中跌宕起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他们与这块热土每一份成功的收获、每一项突破的取得都息息相关。这些闪亮的名字,从来都铭记于长春应化所人的心中,也镌刻在长春应化所的历史中。
 
影响生生不息
 
在长春应化所的园区内,苍松翠柏高耸入云。幽静的氛围,未因科研人员略显匆忙的脚步而被打破。而在苍松翠柏间,一座高3.85米的青铜半身像巍然矗立,一位老科学家微笑着凝视着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30多年的土地。
 
这个人便是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吴学周。
 
1952年,时年50岁的吴学周来到了长春,并担负起了组建长春应化所的重担。
 
当时,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作为一名有战略思考的科学家,吴学周依据国内外的形势与长春应化所的实际发展需求,在所内快速创办了俄语速成班。也就是这个看上去与科学研究关联不大的举措,为长春应化所大批科研人员被派遣苏联留学以及与前苏联专家做技术交流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中国,科学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人才知识储备不足是桎梏科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个关键因素。于是,吴学周又快速创办了长春化学学院和化学中专,期望通过教学工作的推进,为人才的成长提供阶梯。对新创办的学院他十分重视,还亲自出任院长,办学方针、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事无巨细,吴学周均亲力亲为。
 
也就是从吴学周创办的这个学院中,走出了一批有着过硬知识素养的学生,他们带着吴学周的殷切教导,走向了四面八方,走进不同地区的科研院所、高校,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相关领域的中流砥柱。
 
在历史上,虽然长春应化所也曾经历十分艰难的时期,灰暗的前景令许多年轻人失去信心,但同样在大环境中备受煎熬的吴学周却泰然处之,虽身在逆境,却仍然以豁达的态度鼓励年轻人要保持信心。经历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吴学周更是毫不气馁地与时间赛跑,他坚信“加快了科研步伐,就是延长了生命”。
 
对学生的关爱,始终贯穿着吴学周的科研人生。到78岁高龄时,从艰难困苦中走过的吴学周身体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那时,吴学周的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03,却依然战斗在科研一线,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攻关。
 
他的学生经常从他口中听到他早年的一段经历:他将写好的论文送到邮局寄往国外发表,但却在寄出后发现论文中引用的一个实验数据存在差错,他急忙赶往邮局,经过几番周折去将寄出的邮件追回。
 
正是这样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着吴学周的学生和长春应化所的所有科研人员。吴学周用自己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为长春应化所人上了一层严谨治学的底色,一直伴随长春应化所至今。
 
1983年10月31日,吴学周离世。而他的遗愿便是将其攒下的一万元工资交由长春应化所作为吴学周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基金。他想留给后人的,从来不是物质财产,而是一份难以用价值衡量的精神财富。
 
2002年,为纪念吴学周,长春应化所专门设立了“吴学周奖”。作为长春应化所的最高荣誉奖,这个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奖项,每次评选1~3人,奖金10万元,以鼓励优秀的年轻科研人员。
 
如今长春应化所的青年科研人员,再没有机会当面聆听吴学周的教导,也再没有机会与他并肩在科学研究中开疆拓土、攻克难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吴学周影响的消逝。相反,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礼,吴学周已然在长春应化所刻下了属于他的烙印,深深地影响着那些未曾与他谋面的年轻人。
 
365bet:清明节期间,吴学周的半身像前汇聚了许多青年学子,他们庄重肃穆地向吴学周的雕像敬献花篮,以表达对吴学周的崇敬之情。正如365体育手机版:文联主席郭曰方为吴学周创作的诗歌《在科学攻关的征途,你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无论生命是否得以延续,吴学周对长春应化所乃至中国科学界的影响都将生生不灭……
 
沿着前辈的足迹
 
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门口,安放着一台1986年开始服役的X射线衍射仪。那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门永锋的导师姜炳政早年间从德国带回来的“老古董”,如今早已退役赋闲。
 
但门永锋舍不得将它束之高阁。这不仅仅因为那台仪器是中国第一台小角散射仪,也因为它记录着姜炳政开辟的一个属于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乃至属于中国高分子物理的时代,更因为他希望用这台仪器,把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传扬给后来人。
 
这根谱系传承的隐秘纽带,如母亲手中牵引着游子回家的温暖丝线一般,在全国人才流动的汹涌浪潮中,让无数长春应化人短暂离开却终又坚定地选择归来。
 
上世纪90年代,门永锋曾在硕士阶段师从我国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姜炳政。2001年,他前往德国弗莱堡大学,在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Fisher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这样的求学路径,也是沿袭了当年姜炳政走过的路。
 
在门永锋眼中,自己的导师姜炳政在国际学术界的学术影响力,令他心生敬意。作为第二代高分子物理学家,姜炳政一直引导学生“要做可以写入教科书的科学研究”。
 
人终会离去,但其影响却可以不朽。正是受到姜炳政做学问理念的影响,门永锋虽在国外求学、工作近6年的时间,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国外企业的高薪,回到长春应化所做纯粹的科学研究,希望成为如姜炳政一般影响学科发展的科学家,将高分子物理学科发扬光大。
 
“我们做学术不是追求太多经济回报,追求的是对规律的理解,理解了规律很多研究都可以写入教科书。”门永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导师姜炳政做出的就是改写教科书、为后辈指路的研究,而这也是他看重的科研的价值所在。
 
离开,为了更好地回来。在长春应化所,如果你细心去探究,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有很多。那些青春昂扬的年轻科研人员的面孔背后,都藏着一颗颗被长春应化所老一辈科学家影响、吸引的心。
 
而在每一个“归去来”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名字,他们如一根又一根的丝线牵引着在外游学的学子,让他们将前进的方向、落脚的归处,始终落在前辈科学家们为之奋斗的这片热土。
 
来过便舍不得离开
 
在长春应化所的科研人员名录上,有很多影响深远的科学家前辈,他们如一个个高耸的灯塔,为在科学海洋中探索的年轻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80后研究员刘俊便是其中一员。他和门永锋相似,在硕士、博士期间结缘长春应化所,后分别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做博士后。6年海外博士后经历,没有吸引他扎根国外,反而让他坚定了重回长春应化所的心。
 
“那时国内的大学也联系过我,但长春应化所的平台对自己的发展非常难得。”刘俊知道长春应化所在有机光电高分子研究中所搭建的平台在国内独一无二。所以,他在得到长春应化所的邀请后,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踏上归程。
 
刘俊的许多国外同学并不能理解,留在国外或者选择待遇更加优厚的国内高校看上去都是更好的选择,至少也应该选择北上广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所,可为什么偏偏要选择长春应化所?
 
对这样的疑问刘俊并不辩驳,只有他懂得,长春应化所这片他奋斗过的热土对于自己和自己的科学研究来说有多宝贵。“长春应化所这个地方,你来过就舍不得离开。”他说。
 
为什么舍不得离开,是因为来过的人才真正懂得长春应化所的魅力所在。如来了便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吴学周,以及如今仍奋斗在一线的许多长春应化所的老科学家一般,他们的足迹从踏入长春应化所那一刻起,便被这片有魔力的土地所深深吸引,再也舍不得离开。
 
而这些印刻在长春应化所历史上的名字,每一个都举足轻重,每一个都为这个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研究所增加了土壤的厚度与养分。地质学家武衡、无机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柳大纲、分析化学家梁树权、无机化学家倪嘉缵、高分子物理学家钱保功、高分子化学家王佛松、分析化学家汪尔康……这些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仍保留着滚烫的温度。他们源源不断地吸引着科研人员来到长春应化所并选择留在这里。留在这里的科学家又迅速成长为领域内的中流砥柱,又对新一代年轻科研人员产生新的吸引力,吸引他们向着心之所向的长春应化所靠近。
 
所以,无论是那些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前辈,还是仍在长春应化所一线拼搏的老一辈科学家,都已在长春应化所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样的影响或许不会用语言表达,却已是深入血液与骨髓,在长春应化所人科学研究的进程中悄然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历史车轮终会滚滚向前,一代又一代长春应化所科研人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衰老,但长春应化所的气质不会因为一代科学家的离去而改变,因为每一个消逝的名字都早已刻在长春应化所人的心里,陪伴他们在艰苦的探索中、在漫长的科研岁月中,坚守初心、不忘来路……■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365bet:8月刊 人才)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